汉字 | 需 |
字源 | “需”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第 3095)字形图解图片 需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人 水 懦 儒 濡 淋 泰 沐 “需”的拼音和发音口型x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抬高靠近硬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ū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需”的字形演变“需”的字源解说“需”是“濡”、“偄”、“儒”的本字。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俗体金文对正体金文字形的误写。需,甲骨文(大,成人)(水,汗),表示一个人腋下、腹背出汗。金文……。有的金文误将“大”字上部的和“水”写成了“雨”,误将“大”字下部的写成了“天”。篆文则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天”写成“而”,字形面目全非。造字本义:形容词,体虚盗汗,软弱无力。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需”的“体虚盗汗”本义消失后,再加“水”另造“濡”、或再加“人”另造“偄”、“儒”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需,也。遇雨不進,止也。从雨而聲。《易》曰:“雲上於天,需。”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需,等待。遇雨无法前进,停下等待片刻。字形采用“雨”作边旁,采用“而”作声旁。《易经》上说:“云上升到天顶,就是‘需’。” “需”的字义引申“需”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形容词:体虚盗汗,软弱无力。 本义后由“濡”代替 ②动词:汗湿内衣,海量伯水打湿表面。 该义项后由“濡”代替 ③形容词:身体软弱无力的。 该义项后由“耎”代替 需,柔也。通作耎。——《易 • 需》 ④形容词:平易的,温和的,柔和的,有弹性的。 该义项后由“儒”代替 ⑤动词:渴求,索要。 需求 需要 / 必需 何需 更需 急需 特需 只需 无需 需,须也。——《易 • 需》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 • 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 宋• 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 • 包世臣《文谱》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⑥名词:渴求、索要的对象、内容。 / 供需 军需 农需 按需分配 应需而生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 • 成宗纪二》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