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钩 |
字源 | “钩”的字头图解国家通用规范一级字(第 1534)字形图解图片 钩 造字法:会义 解字参考: 金 勾 “钩”的拼音和发音口型g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ōu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先发o的音,嘴唇渐收拢,舌根抬高,口型由大圆到小圆。 “钩”的同族字表人部 商业篇 金族(金族共计184字)上一字头:勾 下一字头:鉤
“钩”的字形演变“钩”的字源解说“勾”是“鉤”和“鈎”的本字;“鈎”是“鉤”的异体字。勾,籀文是象形字,像中部弯曲呈∪形、两端尖利的工具,中部可提抓、挂吊,两端可用于刺戳。篆文假借“句”代替“勾”。籀文字形与“厷”极为相似,篆文则与“句”重复,为避免混淆,隶书另造“丩、厶”会义的“勾”代替。当“勾”的名词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金”(金属)另造“鉤”代替,表示金属勾连工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鈎”用“勾”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句”。造字本义:名词,可刺戳、可提挂的弯曲金属勾连工具。《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钩”,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金”简化成“钅”。古籍多以“鈎”代替“鉤”。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鉤,曲也。从金,从句,句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钩,金属勾。字形采用“金、句”会义,同时“句”也作声旁。 “钩”的字义引申“钩”的词汇分类①本义,名词:可挂吊、可刺戳的弯曲金属工具。 钩钜 钩针 钩子 钩弋夫人 / 双钩 吴钩 银钩 玉钩 鉤,曲鉤也。——《说文 • 句部》 鉤,铁曲也。——《玉篇 • 金部》 鉤,悬物者。——《集韵 • 侯韵》 鉤,曲也,所以鉤悬物也。——《玉篇》 “钩”,“鉤”的俗字。——《龙龛手鉴 • 金部》 任公子为大鉤巨缁,五十犗以为饵。——《玉篇 • 金部》 鉤带有鉤,鉤带者也。——《六书故 • 地理一》 岂谓一鉤金。——《孟子》 铸金以为鉤。——《墨子 • 辞过》 以尔鉤援。——《诗 • 大雅 • 皇矣》 申孙之矢,集于桓鉤。——《国语 • 晋语》 金路鉤,樊缨九就。——《周礼 • 春官 • 巾车》 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 • 胠箧》 马欲进,则鉤饰禁之。——《韩非子 • 外储说右下》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鉤。——《古乐府 • 陌上桑》 作刀剑鉤鐔。——《汉书 • 韩延寿传》 延寿又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鉤镡。——《汉书 • 韩延寿传》 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鉤,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隋书 • 苏威传》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唐 • 杜甫《落日》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唐 • 杜甫《后出塞五首》 手卷珍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锁重楼。——五代 • 李璟《浣溪沙二首》 休结网,莫垂鉤。——宋 • 戴复古《鹧鸪天 • 题赵次山鱼乐堂》 马头络刻金饰曰钖,马胸带刻金饰曰鉤。玉路有钖,金路有鉤。——清 • 凤韶《凤氏经说》 ②动词:用尖利的钩子扣出或扣住目标物。 钩沉 钩陈 钩玄 钩连 钩织 钩玄提要 / 竖弯钩 鉤,取也。——《小尔雅》 鉤,曲物曰鉤,因之以鉤取物亦曰鉤。——清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句部》 鉤人枉而出直。——《管子 • 宙合》 引鉤箝之辞。——《鬼谷子 • 飞箝》 续衽鉤边,要缝半下。——《礼记 • 深衣》 或以戟鉤之,断肘而死。——《左传 • 襄公二十三年》 使之治国,上且鉤乎君,下且逆乎民。——《庄子 • 徐无鬼》 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鉤用。——《庄子 • 天运》 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鉤,一发不中,前功尽矣。——《战国策 • 西周策》 宣出逢之,使吏鉤止丞相掾史,没入其车马。——《汉书 • 鲍宣传》 车府令徐匡鉤(阴)就车,收御者送狱。——《后汉书 • 吴良传》 后牢修诬言鉤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后汉书 • 党锢传 • 范滂》 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带。——三国 • 魏 •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 (索靖)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鉤虿尾。”——南朝 • 齐王僧虔《论书》 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所谓法者,擫压、鉤揭、抵拒、导送是也。——五代 • 李煜《书述》 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唐 • 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鉤摹六朝真迹。——宋 • 周密《齐东野语》 几浄双鉤摹古帖,瓮香小啜试新醅。——宋 • 陆游《地僻》 书“玄石坡”“立马峰”六大字刻于石,时无大笔,用小羊毫笔鉤上。——明 • 陆楫《古今说海 • 北征录》 余计不能去,竟践而入之,巾履俱为鉤卸。——《徐霞客游记 • 滇游日记四》 社党重鉤无鏠藏。——清 • 孔尚任《桃花扇 • 余韵》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747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