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盭,
戾也。从弦省,从盩。讀若戾。”
【釋形】
盭,金文史牆盤字,从幺(同糸),从
,从攴會意。
,初本象施于手腕的梏械;攴,表示手執器械物;糸,意為以繩索捆綁(拘捕)罪人,皆為施加于“罪人”的刑具,以示執法于罪犯,維護安定,今同戾。或又下增“皿”,說文又有“
”字,云:“从
、攴,見血也。”依此增皿本為“血”。段玉裁說文註:“(盭)乖戾正字。今則戾行而盭廢矣。”字本作
,隸變亦作
。
【釋義】
同“戾”,定也。史牆盤:“曰古文王,初
(盭)龢于政。”漢書·張耳陳馀傳贊:“何鄉者慕用之誠,後相背之∽也。”顏師古註:“盭,古戾字。”爾雅·釋詁下:“戾,定也。”詩經·大雅·桑柔:“民之未戾,職盜為寇。”毛傳:“戾,定也。”戾和,卽安定和協的意思。廣雅·釋詁一:“戾,善也。”或說戾和卽善和,
龢于政,卽為善和于政,意亦通。一說同盩,義為整飭。
【字例】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