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剛,彊(強)斷也。从刀,岡聲。
,古文剛如此。”
【釋形】
剛,甲骨文
、
(粹1221),从网,从刀會意,网亦聲。以刀斷网,示刀之強硬、鋒利之義。甲骨卜辭中用割牲以祭意,如“己未卜,其
(剛)羊十于西南。”(合集32161)金文之形增之山,意亦有所擴大,作从刀,
(岡)聲。說文:“岡,山脊也。从山,网聲。”岡之小篆作
,乃从网,金文亦然。剛字在古文獻中仍可表示公牛,相當于
字的意義擴大。禮記·明堂位:“周騂剛。”孔穎達疏:“剛,牡也。”說文云單純形聲字,非是。又古文“
”字,實非“剛”的古文,馬敘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云:
,“蓋卽侃字。”侃字引申有剛直義,故誤入剛字之古文,應歸於侃字條下。
【釋義】
(一)強硬,與柔相對。史牆盤:“憲聖成王,左右
(綬)
(會)剛鯀(漁),用肈
(徹)周邦。”銘文選說:剛鯀,卽剛漁,“剛漁當讀為剛禦…….JPG)
與剛漁皆指成王輔佐大臣的柔剛相濟的德性而言。”徐中舒師說鯀以梗直著名。此句“言成王左右各級大臣皆有剛強梗直之風。”(轉引自王輝商周金文)
(二)通“崗”,山,山脊。散氏盤:“陟剛(崗),三封。降
(以)南,封于同道。陟州剛(崗),登
(
),降棫,二封。”此言:登上山崗,設立三道封土為界;下來向南,在同邑的大道旁設立一道封土為界;登上州崗,再登上
,下至棫,設立兩道封土為界。
(三)人名。剛爵:“剛乍(作)寶
彝。”
【字例】
.JPG)
剛 爵
.JPG)
牆 盤
.JPG)
散氏盤
.JPG)
鳥虫篆
.JPG)
散氏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