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源辞典,字源查询,字源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xià夏)胡雅切;又(xiá暇)胡駕切()

【釋形】

,金文字从足,夏聲。足形與“是”形相近,夏又與“頁”形相近,從同出土的兩銘(同文甲、乙)兩字看,甲字形近與“題”,乙字形近與“”。春秋金文釋文作“(夏)”,又見有釋作“題”。依據字形及銘文用例看,釋為“”,讀為“夏”當是。叔夷鐘字作“”,从足,从頁,頁是“夏”的形變;又鄂君啓節字作“”(左下部从女),左部本為“”,“女”是“止”之訛變,,乃是“足”之異化。本同“夏”,汗簡古文四聲韻中“夏”皆作“”。叔夷鐘”字,陳直先生釋云:“‘’字在銘文中或作‘’,說文:‘疋,足也,上象腓腸,下从止……’本銘文(指叔夷鐘字)从疋,从頁,蓋以雅字為聲符,遂讀為[乙種本‘為’字作‘如’]‘夏’。从足及古璽文、鄂君啓節[乙種本無上四字]从者,皆變體也。”此僅以叔夷鐘字為說,不過字,正應讀“雅”。此之“”是“夏”字的增“足”旁字,參見“夏”(象形,或增飾之“足”形)字“釋形”。銘文除註音外,均讀xià音。

【釋義】

(一)通“雅(,讀yǎ)”,樂器名。:“我以(夏)以南,中鳴媞(是)好。”卽“夏”,詩經·周頌·時邁:“肆於時夏。”:“樂歌大者稱夏。”周禮·春官·鐘師:“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鄭玄:“夏,大也。樂之大歌有九。”孫詒讓周禮正義卷四十六:“凡九夏皆奏而不歌,誤釋為樂歌,賈遂謂堂上歌之,堂下應之。左傳·襄公四年亦謂肆夏二人歌之,並非也。”案九夏有其樂譜,而無歌辭,說為是,九夏言樂奏。詩經·小雅·鼓鐘,“以雅以南,以籥不僭。”銘文“以夏以南”與“以雅以南”意同,夏通“雅”。

(二)四季的第二季。鄂君啓舟節:“大司馬卲(敗)晉帀(師)於襄陵之(歲),(、夏)之月,乙亥之日。”夏(yí),讀本:“卽湖北云夢睡虎地秦簡中的‘夏杘’‘夏尸’‘夏夷’。據秦簡日書甲種篇中的‘月名對照表’,‘夏之月’相當于夏曆二月。”

(三)夏水。鄂君啓舟節:“自鄂:逾沽……逾,內。”(),指夏水水經·夏水:“夏水江津江陵縣東南,又東逕華容縣南,又東至江夏云夢縣,入于。”夏水,迄今湖北沙市東南分江水東出,流經監利縣北,至沔陽縣治附近入漢水

(四)朝代名。叔夷鐘:“(赫赫)成唐(湯),……尃受天命,(夏)司,氒(厥)靈師,……”陳直讀金日扎說:“本銘文謂殷商翦滅祀也。”論語·衛靈公:“行之時,乘之輅,服之冕。”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9: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