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為天門。凡卯之屬皆从卯。
古文卯。”
【釋形】
卯,甲骨文
,金文與甲文同,象一物以刀剖為兩半,左右成對稱形。金文編附錄有“
”字,从卯,从刀,當是“卯”的增旁字,亦是“劉”的先造字,劉左上部是“卯”,古音“卯”,屬明紐;劉,來紐;來明爲複輔音,同爲幽部,劉以“卯”為聲,可為之證,爾雅·釋詁:“劉,殺也。”卯之本義是殺,剖開。說文之釋形全錯,釋義略近。
【釋義】
(一)殺。卜辭:“甲午卜,貞:翌乙未
(侑)于羌十又五卯,
(羊)又一牛,五月。”(佚一五四)“癸巳,貞:卯二羌、一牛。”(屯三五五二)洪家義令命的分化:甲骨文卯“意為剖開牲體,如‘卯三牛’‘卯二
’等。劉,方言:‘秦晉宋衛之間謂殺曰劉,晉之北鄙亦曰劉。’劉,音義皆出於卯,从卯得聲。”(古文字研究第10輯)
(二)人名。卯簋蓋:“
(榮)季入右卯立中廷。”該銘全文可知:由榮季為“右(導引)”者,榮伯奉周王命,命卯繼承先祖考官職,旣司“榮公室”,又司“
宮、
人”,並賜於乍地、隊地等四地之田等。當是榮氏之臣。
(三)地支第四位。保卣:“乙卯,王令保及殷東或(國)五侯,……。”尚書·洛誥:“予惟乙∽朝至于洛師。”
【字例】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