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受,相付也。从
。舟省聲。”
【釋形】
受,甲骨文
、
(乙766),从
,从
(舟)會意,舟亦聲。
,示兩人一手給予其舟,別以一手承接之。故旣有接受義,亦有授予義。金文構形與甲骨文同。
【釋義】
(一)接受。卜辭:“癸卯卜,爭貞:今歲商受年。”(合集9661)秦公及王姬鎛:“秦公曰:我先且(祖)受天命商(賞)宅受或(國),剌(烈)剌(烈)卲(紹)文公、靜公……”李零說:“賞宅”與“受國”均為被動語態,卽被賞以宅,被授以國。宅、國為同意語。詩經·小雅·彤弓:“彤弓弨兮,~言藏之。”
(二)授予。卜辭:“甲辰卜,爭貞:我伐馬方,帝受我又(祐)。一月。”(合集6664)大盂鼎:“
(粵)我其遹省先王受民受彊(疆)土。”何尊:“
(肆)玟(文)王受茲〔大令〕。”免簋:“王受(授)乍(作)冊尹者(書)。”左傳·成公十三年:“寡尹不敢顧昏(婚)姻,畏君之威,而~命于吏。”
(三)受福、享受,接受天地神明所降之福。曾伯陭壺:“子子孫孫,永受大福無疆。”詩經·大雅·假樂:“~福無疆,四方之綱。”
【字例】
.JPG)
齒受祖
丁尊
.JPG)
亞 尊
.JPG)
亞若癸簋
.JPG)
父乙卣
.JPG)
大盂鼎
.JPG)
大盂鼎
.JPG)
史牆盤
.JPG)
衛 盉
.JPG)
楷伯簋
.JPG)
九年衛鼎
.JPG)
毛公鼎
.JPG)
耳 尊
.JPG)
國差.JPG)
.JPG)
叔多父盤
.JPG)
王子午鼎
.JPG)
者
簋
.JPG)
命瓜君壺
.JPG)
王子午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