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tiān添)他前切

說文:“天,顛也。至高無上。从一、大。”

【釋形】

天,甲骨文,其下从“大”,大表示“人”之伸張兩臂,是正面之形;上或从“口”,突出了人的頭部,表示人之顛頂為天;或从“”,即是甲文“上”字,以示“人”的頭頂之上為天。早期金文突出頭部,象人頭呈圓狀,以示大之頭頂顛,因以為天。天之本義為頂顛,因以亦指天空,如頭上刺字也稱天。天與大皆以“人”為字素,故殷商時代,時有混用。如卜辭:“天邑商”(369)。亦作“大邑商”,“天”亦表“大”義。天空在人們頭頂上是“至高無上”之處,“天顛”義就引申為“青天”義,“天”字為青天義所專有,就另造出“顛”字。

人的頭頂,如山海經·海外西經:“刑~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章炳麟小學答問云:“刑天無首,蓋被鑿顛之刑。”刑天頭被砍去,故名刑天, 引申為鑿頂之刑。周易·:“其人~且劓。”釋文:“天,剠也。馬融云:剠鑿其額曰天。”

【釋義】

(一)地面的上空,即天空。何尊:“叀(惟)王龏(恭)德谷(裕)天,順(訓)我不每(敏)。”這是說:王的大德裕容于天,訓導我()這個魯鈍的年輕小子不聰慧。:“氒非正命,廼敢疾(訊)人,(則)唯輔天降喪。”這是說:沒有正當的命令,而敢疾厲刑訊民人,則是助天降下災禍。詩經·小雅·大東:“維~有漢,監亦有光”。(漢:銀河。)銘文何尊之“天”,亦可訓大,以天喻之大。而之“天”或用為天空之引申義,即天神,古代人們想象中的萬物萬事的主宰者。尚書·泰誓上“~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師。”詩經··大明:“~監在下,有命既集。”

(二)上帝。大盂鼎:“王若曰:盂,不(丕)顯玟(文)王受天有(佑)大命。”:“用配皇天 。”張政烺云:“毛詩··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后稷之功能配天。’又大雅·皇矣:‘天立厥配,受命旣固。’戴震毛鄭詩考正:‘配當如“配命”、“配上帝”之配,合於天心之謂,言天立其合天心者,方此時受命則旣固,而宜後之日盛大也。’”逸周書·程寤:“文王,正月旣生魄,……寤驚,以告文王文王乃召太子占之于明堂,拜吉夢,受之大命于皇~上帝。”

(三)指上,上向下告。何尊:“隹(唯)珷(武)王旣克大邑商,則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或(國),自之()民。’烏虖!”此“則廷告于天”,則:副詞,就;廷,唐蘭疑讀為筳(tíng),楚辭·離騷“索瓊茅以筳篿兮。”筳篿是折竹卜。本句意謂武王就向天下卜告。

(四)族氏名。禾作父乙簋:“天禾乍(作)父乙尊”。(揚鼎):“弔(叔)商(賞)(揚)馬,用乍(作)父甫彝。天黽(黿)。”天黽:族徽。

(五)人名。天亡簋:“天亡又(佑)王,衣祀于不(丕)顯考文王,事喜(饎)上帝。”天亡于省吾认为卽大亡,亦卽“太亡”,疑卽太公望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4: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