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城,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成亦聲。, 籀文从。”
【釋形】
城,金文从(土),从成,成亦聲。西周金文从,是說文之古文“墉”字,是以形表意(參堵、鄭皆作从之),東周期始或作从“土”,是以字表意,二形作構件意同;成,象戈器橫出有刃之形。會為用兵器守護、保衛王城。故本義為護衛,亦有城邑義。陶文作: 。喬君鉦鋮銘字,上象“”字形,其與城音近(諧聲)表聲,下部从之“”,晉古幣78“成”作“”。又1080“城”作“”,以此參證,可釋為城。
【釋義】
(一)守衛,護衛。班簋:“衛父身。”讀本:“,于是。金文編曰:‘說文所無,楊樹達云義如遂’,衛,象城墻那樣地護衛,比喻護衛之固。,同‘城’,名詞作狀語。此句是班之所述,意為:我就牢牢護衛住毛父之身。”
(二)城邑。中山王鼎:“闢啓(封)疆,方(數)百里,剌(列)城(數)十,克(敵)大邦。”
(三)謚號。班簋:“甲戌,王令(命)毛白(伯)更虢(城)公服。”讀本:“此處‘’為謚號,虢城公是西虢的封君,曾在周王室供職,其時已卒,得謚為‘城’。”
(四)地名用字。散氏盤:“復涉,陟雩(越)、,、(以)西,(封)于[播?](城)、楮木。”這是說:……在城、楮木設立封土為界。王輝商周金文:“,張亞初釋敝。”“敝城,破舊之城。”“或‘敝城楮木’連讀,意謂在敝城封樹以楮木。”
(五)地名。喬君鉦鋮:“喬君淲虘,與朕以。”陳直先生案云:“‘與朕以’,卽贈許侯以征之義,博物館(安徽)原釋‘’作‘’非是。”(參“喬”釋為“蒿”字條。)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