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寴,至也。从宀,親聲。”
【釋形】
寴,甲骨文
,从宀,从
,下部右邊从人,與“見”意同。金文从宀,从親,親亦聲;或从宀,从新,新亦聲。或省宀作“親”。寴、親,廣韻·真韻:“寴,古文親也。”戰國金文从宀,从新,新,表示新房,因其上从宀(房屋),新房,對古人來說不是易事,意為可愛。廣韻:“親,愛也。”當是本義。
【釋義】
(一)親近。親愛。中山王
壺:“.JPG)
(辭)豊敬
(則)
(賢)人至,
(
)
(愛)深
(則)
(賢)人寴(親)。”
,讀德,恩惠意。句意為:所以言辭禮節恭敬則賢人到來,德惠恩愛深切則賢人親近。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二)躬親,親自。鄂侯鼎:“王宴,咸酓(飲),王寴(親)易(賜)
(馭)□□五瑴、馬
(四)匹、矢五[束]。”多友鼎:“公寴(親)曰多友。”詩經·小雅·節南山:“弗躬弗親,遮民不信。”箋:“言不躬而親之也。”禮記·文王世子:“世子親齊玄而養。”註:“親,猶自也。”
【字例】
.JPG)
克 鐘
.JPG)
多友鼎
.JPG)
史懋壺
.JPG)
鄂侯馭方鼎
.JPG)
中山王
鼎
.JPG)
中山王
壺
.JPG)
伯
父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