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媿 |
字源 | 媿(kuì饋)俱位切(愧) 說文:“媿,慚也。从女,鬼聲。 【釋形】 媿,甲骨文 【釋義】 (一)姓(媿,讀wěi)。復公子簋:“乍(作)我姑登(鄧)孟媿媵簋。”其“鄧”為夫之方國名,“孟”是之排行,而“媿”為復國族姓。倗仲鼎:“倗中(仲)乍(作)畢媿鼎。”國語·周語中:“狄,隗姓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昭公奔齊,王復之,又通於隗氏。”吳大澂古籀補:“媿,姓也。後世借為慚媿字,而媿字本義廢。” (二)通“畏(愧,讀wèi)”。陳 【字例】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