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liè獵)良涉切

說文:“巤,毛巤也。象髮在囟(xìn)上及毛髮巤巤之形。此與籀文‘子’字同。”

【釋形】

巤,金文為象形字,代金文子巤簋字象頭上張長毛髮之形。西周金文上象“貓”頭之圓形且有毛之飾,下為羽翅。應是貓頭鷹類飛禽,該禽獸晝伏夜出,吃鼠類的強手,故小篆文下部作从“”,亦是捕食田間的各類危害植物、莊稼的小動物,如鼠、麻雀等的強手,故本為“獵”。後加“犬”作獵,或加“月(肉旁)”為臘。因其古代冬祭田獵所獲之禽獸,祭祀在臘月,由此用為“臘祭”,卽為“臘”義。金文編云:“孫詒讓曰:巤當為臘之省。”多釋為从籀文“子()”省,翌()聲,鬛之初文。本為象形字,卻依說文釋之上為“子”省下為之“翌”,有點牛頭對馬嘴之嫌,猛禽類動物,當亦是長毛故可釋之鬣義。猶雁是鷹字,亦用為膺、應。鬣是巤之加旁孳乳字。

【釋義】

(一)同鬣。焂戒鼎:“()白(伯)慶易(賜)焂戒□、巤鷹(膺)、虎裘、豹裘,用政于六(師)。”巤卽鬣,由頸上的毛引申為馬,韓愈獲麟解:“鬣者,吾知其為馬。”鬣膺,疑指馬帶。

(二)通“臘(巤,讀là)”,祭名。:“余用乍(作)朕後男巤(臘)(尊)(簋)。”禮記·月令孟冬之月:“臘先祖五祀。”鄭玄:“臘,謂以田獵所得禽獸祭也。五祀:門、戶、中霤、竈、行也。”前漢·五帝紀:“祠門戶,比臘。”:“臘者,冬至後祭百神也。”

(三)人名。巤季鼎:“巤季乍(作)(嬴)氏行鼎。”此是說:巤季給夫人嬴氏作用器。

【字例】

子巤簋

巤季鼎

焂戒鼎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1: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