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旄,幢也。从,从毛,毛亦聲。”
【釋形】
旄,西周中期金文與小篆同,亦為會意兼聲字,義為竿首用旄牛尾為飾的旗。詩經·鄘風·干旄:“孑孑干~,在浚之郊。”傳:“註旄於干者,大夫之旃也。”銘文或作“毛(旄)”,方鼎:“中(仲)賞氒(厥)遂毛(旞旄)兩。”
【釋義】
人名。師遽簋蓋:“用乍(作)文考旄弔(叔)(尊)(簋)。”旄叔,是師遽的父親。
【字例】
師遽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