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敄,彊也。从攴,矛聲。”
【釋形】
敄,金文从攴,从矛,矛亦聲。容庚金文編引孫詒讓說:“此左从
,卽古文矛字。矛為刺兵(刺殺的武器),故作是形。”从攴、从矛,會為二器相角逐,猶兵戎相見,故為侵侮義,亦有“彊(強)”義。
【釋義】
1.wǔ罔甫切
(一)同“務”。侵侮。毛公鼎:“母(毋)敢龔
,龔
迺敄(侮)鰥寡。”爾雅·釋詁:“務,侮也。”詩經·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強禦。”孔穎達疏:“不欺侮於鰥寡孤獨之人,不畏懼於強梁禦善之人。”說文:“侮,傷也。”
(二)同“務”,趣也。中山王
壺:“夫古之聖王,
在
(得)孯(賢),其卽(次)
(得)民。”讀本:“
:通‘務’。說文·十三下:‘務,趣也。从力,
聲。’段玉裁說文註:‘趣者,疾走也。務者,言其促疾於事也。’此處猶言‘最迫切的是’。”
2.wù亡遇切
(三)人名。敄觶:“敄乍(作)父癸彝,舟。”敄,是父癸之子。鄀公簋:“隹(唯)鄀正二月初吉乙丑,上鄀公敄人乍(作).JPG)
。”此銘陳直讀金日札案云:“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有公叔務人,卽‘敄人’也。又列子·黃帝篇,有伯昏瞀人,與鄀公亦同名,敄人似卽指昏瞀之人,古代命名不以隱疾之說,恐未必然。”
【字例】
.JPG)
敄 觶
.JPG)
毛公鼎
.JPG)
鄀公簋
.JPG)
般 甗
.JPG)
敄簋
.JPG)
中山王
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