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qī柒)親言切

說文:“七,陽之正也。从一,微陰从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从七。”

【釋形】

七,甲骨文,金文與甲文同。其形像後世的“十(九加一之和)”字。左安民說:“甲骨文是橫切一刀,豎切一刀的樣子。”“‘七’的本義為‘切’,後世被借為數字用了。”甲骨文字典:“於橫中加一小豎,會切斷橫畫之意。”“後因十字由 丨 、 漸訛為十,、十二形易混,篆文七字乃彎曲豎畫而作 以與十區別。”丁山數名古誼:“十本象當中切斷形,自借為七數專名,不得不加刀于七,以為切斷專字。”上述皆云:七之本為斷,切斷,假借為數目辭七。疑“切”字,源于“刌(cǔn)”,其从寸,亦于人有關。

七,甲、金文原本為後世之“十(shí)”形,古人造字起初有不少字是從“人”的自身,以及動物之形態,或象形,或指示,或表意性而作構意的。七,本以“人”的頭部其形大致是方的,臉部大致是圓的,若將其“十”,左右、上下框起來,卽 ,就是個方形。其形為人的“頭部”之輪廓為表示,構意於上部之眼,中部之鼻、左右之耳,下部為口,卽七孔(七竅)。是個指示性的構意字。從指向人的頭七孔之上、下、左、右、中,而得數目意。又人處之于宇宙之方位指東西南北、上中下七個方位。所以,七亦包含著有圓滿意,聖經·舊約第一篇創世界中說上帝造物,六天造齊,七天休息,全球性的星期七休息日卽由此而來。(據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周易·復卦:“反復其道,∽日來復。”其七,表示道循環的周期數,也是一個滿數。古之遺傳人死後,每七天一祭,俗稱“祭七”,“七七”(四十九日為止),稱之為“滿七”。湯顯祖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日、月,五星運行的周期稱“七元(初為首義)”,後因與“十(shí)”易混,小篆將下邊之直畫作成彎曲狀,頗象人之側面形態。參見“甲”字可證之。

七,從甲文看,是一豎畫之中間標一橫畫,並不是于豎畫中間加一粗點,足以表明呈方之圓的頭部七示之。金文字形遂成修長體,豎畫長于中間之橫畫。

【釋義】

數辭。伊簋:“隹(唯)王廿又七年。”宜侯:“易(賜)才(在)宜王人□又七生(姓),易(賜)奠七白(伯),氒□□又五十夫,易(賜)宜庶人六百又□六夫。”

【字例】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22: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