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朏 |
字源 | 朏(fěi誹)芳尾切;又(pèi配)滂配切 說文:“朏,月未盛之明。从月、出。周書曰:‘丙午朏’。” 【釋形】 朏,西周中期金文,从月,从出,出亦聲。徐灝段註箋:“月朔(初一)初生明,至初三日乃可見。故三日曰朏。”出,表示月的運行出現,其與月會意,稱每月初三日的月相,亦作初三日的代稱。尚書、畢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偽孔傳:“康王卽位十二年,六月三日庚午。”銘文疑讀pèi音。 【釋義】 人名。曶鼎:“匡廼 【字例】 九年衛鼎 曶 鼎 吳方彝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