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
,兩虎爭聲。从虤,从曰。讀若憖。”
【釋形】
,金文从虤,从口(或从曰),虤亦聲,會二虎一同呼叫,或爭鬭發出的聲音之意。因以為皆、同之義。壺銘“
”字,金文編曰:“秦殘陶量‘皆明壹之’之‘皆’字作
,从
與从
同。”此釋之皆。其从虍(同虎),从
(同
),从曰(同口),其上部可視同“虎”,與
構意類同,是“
”之省文。朱德熙、裘鍚圭釋為“
”字。
,疑紐真部;皆,見紐脂部;見、疑均屬牙音,脂、真陰陽對轉,故與皆相通,疑與“皆”字為同源字。
【釋義】
(一)通“皆(
,讀jiē)”,副詞,都。中山王
壺:“天子不忘其又(有)
(勛),
(使)其老
(策)賞中(仲)父,者(諸)侯
(皆)賀。”
(二)人名。
鼎:“
(徐)
尹
自乍(作)湯鼎。”名
,任徐國的
尹之官。
【字例】
.JPG)
徐
尹.JPG)
鼎
.JPG)
中山王
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