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yù遇)牛具切

說文:“禺,母猴屬。頭似鬼。从甶,从禸。”

【釋形】

金文禺,高鴻中國字例:“謂頭似人非人,而有足有尾之獸也。全象其形,長尾之猴也。”參見“遇”字條。

【釋義】

通“遇”。相遇、會合。趙孟庎壺:“禺(遇)邗王于黃池。”莊子·養生主:“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禺邗王”,主要有兩種解釋,“禺”假為“吳”,禺邗王卽吳干王;“禺”讀“遇”,認為“邗王”卽“吳王”。

楊樹達先生釋“禺”假為“遇”,引呂氏春秋·淫辭篇“空雄之遇”,:“遇,會也。”“有謂禺邗吳邗,字假禺為吳者,如其說,銘文首句無動詞,不成文理,又與下稱邗王者不合,其說非也。”王文清先生認為,“邗”卽古文獻記載的“”國,“禺邗王”卽“吳邗王”是不符合吳王稱謂的。引管子·小問篇戰國策·趙策呂氏春秋·疑似篇中的“吳干”指“”兩國,並說:“此壺‘禺邗王’銘文之後又有‘邗王之惕金’等字,足證此壺中的吳王衹能稱為‘邗王’而不能合稱為‘吳邗王’。”唐蘭先生云:“或以禺為人名,或以禺邗王為一名,皆非也。春秋·哀公十三年:‘夏,公會晉侯吳子黃池。’與此銘所述,當同時。邗王吳王也。”“邗為攻吳之合音,猶鄒為邾婁之合音也。時人據典冊則稱之為吳,據方音則稱之為邗。”陳夢家先生認為“禺”假為“吳”,“邗”為“干”之孳乳字,引戰國策馬服曰:“夫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斷盤匜。”呂氏春秋·疑似篇:“相劍者之所患,患劍之似吳干者。”吳干連稱,“吳干”猶“禺邗”,“禺邗王”卽“吳干王”。容庚先生認為禺、吳同在虞韻,禺邗卽吳干,禺邗王及吳王。童書業先生認為:“夫差後又稱‘禺邗’,‘禺邗’卽是‘吳干’。‘禺’‘虞’同音,‘虞’就是‘吳’,‘吳干’猶言人之干。如‘禺邗’之‘禺’為動詞,則‘吳’單稱‘干’(古書中常稱‘干越’,卽‘吳越’),卽‘’,以遷都而去故號。”案以之後説,有感迂迴,此依楊、王之釋禺通“遇”為是。

【字例】

趙孟庎壺

廿七年蜀守戈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9 15: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