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竂,穿也。从宀,尞聲。論語有公伯竂。”
【釋形】
竂,甲骨文、、,會意兼聲字。从宀、从木、从火會意,以示房屋、宮室之火燎。金文从宮,从尞(燎)會意,尞亦聲。宀下之“木”左右小點,示燃木火焰之光,其木下為“火”字(亦是尞卽燎字),下部增飾意符“”,乃與“宮”之下部(甲文)同,與上部宀合體卽“宮”。(燎),構形為火燃木,意為燎祭,燎於室中,凡燎祭於宮,皆為官府之大事,因以為官吏、官僚義。寮、僚古今字。字本从“宀”,因下為火燃木之火焰點,小篆則演化為从穴。
【釋義】
(一)同“僚”,官府。作冊令方彝:“王令(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授)卿事寮(僚)。”玉篇:“寮,官寮也,與僚同。”唐蘭謂“大概是管理各個卿的事務的總衙門,等於後世的內閣。”
(二)通“嫽”。美好。盂:“諆(其)各(姒)(司)寮(嫽)女寮(嫽)。”詩經·陳風·月出:“佼人僚兮。”方言卷二:“嫽,好也。”
【字例】
夨方彝
夨令彝
夨令簋
毛公鼎
番生簋
盂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