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印,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凡印之屬皆从印。” 【釋形】 印,甲骨文、,金文形亦同。从爪(手),从卩會意,似以手壓抑人跪之狀。其義如說文“(yì)”,云:“按也。从反印。抑,俗从手。”說文所釋印、抑二字是說:以爪置於卩左上方者為印,而以爪置於卩之右上方者為(抑)。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自甲骨文觀之,爪置左置右無別。許慎分正反二形為印抑二字,乃因後世璽印出現,用璽時須按抑,故初名之,後名動分化,乃以印為印信字,而印意義始各有所專矣。”此說是,印、抑初為一字。抑,影紐至部;印,影紐真部。至、真入陽對轉。金文匜字作,其右部从卩,與此收之金文从卩形同,人之蹲踞、跪跽均以卩表示,金文中从之“人”作構件,作“卩”者習見,如命、卲、卿等,並非如說文所釋“卪(卩)”為瑞信之符節,不過引申之亦可通。匜銘字,其左邊从之一斜畫,是個示意符號,示人側坐而按印。依形意考之,正合說文之釋為“信”義。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璽稱印者,蓋用璽時必按抑之,其文始顯,遂卽以動詞之印(yì)為名詞矣。” 【釋義】 1.yì於力切 (一)同“抑”,按捺,治也。曾伯簠:“克狄(淮)尸(夷),印(抑)燮湯。”史記·河渠書:“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爾雅·釋詁:“抑,治也。” 2.yǎng魚兩切 (二)通“仰”。毛公鼎:“告余先王若德,用印(仰)卲(昭)皇天。”印卲,卽仰卲,猶文獻之昭仰。漢書·郊祀志:“天文日月星辰,所昭仰也。” 3.yīn於金切 (三)通“音”。編鎛(甲):“平(均)煌(),霝(靈)印(音)若華。”霝印,卽靈音,秦公鐘:“(靈)音鍴鍴(雍雍)。”此兩銘均對鐘、鎛(鑮)而言,兩相對照,霝印,卽讀“靈音”。 4.xìn息晉切 (四)通“信”。誠信。匜:“曰:‘牧牛!乃可(苛)湛,女(汝)敢以乃師訟,女(汝)上先誓,今女(汝)亦旣又(有)(印)誓。”廣韻:“印,信也。”此“印”字,王輝先生釋為通節,曰:“卪誓卽信誓。卪今通作節,集韻:‘節,信也。’或說此字應釋孚。上海博物館藏楚竹書·緇衣引詩·大雅·文王‘葛邦作孚’,孚作。孚亦訓信。”釋之“孚”,疑或乃為“印”字。 【字例】
印爵
匜
毛公鼎
曾伯簠
編鎛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