卽(shí)與(前464—前459年),越王名。戉王者旨於睗戈:“戉(越)王者(諸)旨(稽)於睗,(癸)亥……”戉王者旨於睗矛:“戉(越)王者(諸)旨(稽)於睗。”者旨於睗,卽句踐之子與。林澐以古音學結合傳世文獻加以考證,釋云:“从石聲,石字是禪母三等字,者字則是照母三等字,上古音照審禪母三等字歸端透定母,所以石、者兩字古代都讀舌頭音……毛詩·終南篇‘顏如渥丹’,韓詩作‘顏如渥沰’(釋文引),韓詩外傳作‘顏如渥赭’,可證古代从石聲之字和从者聲之字音通互假,所以在古代、者兩字在聲音上可以互相借代是沒有疑問的。至于與字和於字,則同為喉音字,同屬魚部,古文獻中兩字互相通假,詳王引之經義述聞(卷三十一‘於’字條)。所以,緩言之為者旨於睗(賜),急言之則為與。”(見越王者旨於賜考,考古1963年第8期)史記·越世家:“句踐卒,子王與立。王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