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形】
,乃稻字增飾意符之繁構。西周晚期金文,从
、从米、从舀,舀亦聲。或增“水”旁。舀,是“稻”字所从,象手於臼中抓米之形,古代用“臼”器使稻、穀脫殼為“米”,故从之;
,此非“旂”所从之“
”,為連耞之象形,稻穀用“連耞”脫粒,故从之,從以形表意上隸變與“
”成為相似(形同意不同)。或又增“水”者(觴姬簋蓋字),是以字從意,稻非水而不能生長。
【釋義】
(一)稻穀的通稱。史免匡:“用盛
(稻)粱。”曾伯
簠
作稻,云:“用盛稻粱。”
(二)通“盜”。卽簋:“
(司)琱宮人、.JPG)
(盜)用事。”
(三)人名。稻嫼簋蓋:“
(
、稻)嫼乍(作)尊
(簋)。”
嫼,嫼姓婦女。
【字例】
.JPG)
史免匡
.JPG)
卽 簋
.JPG)
觴姬簋蓋
.JPG)
稻嫼簋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