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育,養子使作善也。从(tū),肉聲。虞書曰:‘教育子’。,育或从每。”
【釋形】
育,甲骨文 、、,金文亦與甲文同,从女、从子會意,或从每(母)、从子會意。牆盤字作从“人”(形近于尸)。从每、母、女意同,子,甲、金文皆作“倒子”形,子之側旁之小點卽生子之血滴殘液。婦人所產子多以倒形生出,故字象之,本義是生育。其下部形,隸變作“”,合體作“毓”,毓為育之古文,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育)草木,以任土事。”鄭玄註:“毓,生也。”因生育孩子為後代,故亦有後義。
【釋義】
(一)毓,殷先人為毓,古文亦作后(或讀“後”,借為後)。卜辭:“癸亥卜,古貞:年自上甲至于多毓(育)。”(合集10111)“……祭毓(后)且(祖)丁。”(合集27316)“……其告在毓(育)且(祖)丁王受又。”(甲七二二)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育釋“毓”云:“用為先後之後,為廟號區別字,與高相對,高祖乙為祖乙,後祖乙為小乙,高祖丁為中丁,後祖丁為祖丁。”殷商史:“自上甲至于多后。”(前二、二五、三)釋云:“祭自上甲至于多后。”毓祖丁卣:“易(賜)(釐),用乍(作)毓(育、後)且(祖)丁(尊)。”毓祖丁,的祖父。杜迺松曰:“這種長篇記事性銘文到了帝乙、帝辛時代纔出現,結合商人稱父、稱祖的制度,依世系表推算,本銘的‘後祖丁’可能是帝辛(紂)的祖父文丁,猶如甲骨文卜辭中祖庚、祖甲稱其祖父小乙為‘後祖乙’。”
(二)化育,造化。史牆盤:“亞且(祖)且(祖)辛,(禋)(育)子孫。”“禋育子孫”:,當是下文“(禋)祀”之的異文,卽承上句“亞祖祖辛”,以禋祀先祖之靈祐,造化子孫後代之福德。孟子·告子下:“(齊桓公)再命曰:‘尊賢∽下,以彰有德’。”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