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薛,艸也。从艸,辥聲。”
【釋形】
甲骨文 ,不从艸,从(腳窩形),从,亦聲。亦作辛。,是人腳足底(腳板)的象形,,本為有彎頭的鏟具,亦為剞劂之刑具。會為刑具枷之於罪人。由于罪人受之于刑,戴手梏、腳鐐,故字从“”。金文“”更為“月”,卽肉,取意施苦刑於人之肉體。隸變作“”,本與“辥(辪)”為一字。辪,左部乃保留甲文之“”,並於之腳足窊側視增飾了腳之前三趾頭(參見“辥”字),其更為象形了。說文:“辥,罪也。从辛,聲。”實為會意兼聲字。辥,王國維釋云:“此薛國之本字也,其字从之 、 卽說文字,其音古讀如辪。此字从月、聲,與薛字从辪聲同。”、辪應為異體字,薛應為後起增艸旁字,是辥之孳乳字。
【釋義】
古國名。任姓,侯爵黃帝之後,奚仲所封,戰國為齊所滅。故址在今山東滕州市南。薛侯匜:“(薛)侯乍(作)弔(叔)妊(媵)匜。”潛夫論:“夏之興,有仕奚為夏車正,以封於~。”左傳·隱公十一年:“十一年春,滕侯、~侯來朝,爭長。”註:“薛,魯國薛縣。”又曰:“~祖奚仲,夏所封,在周之前。”左傳·定公元年:“元年:~之皇祖奚仲居~,以為夏車正,奚仲遷于邳(今山東微山西北),仲虺居~,以為湯左相。”亦因以為氏。黃帝之孫顓帝少子陽封于任。十二世孫奚仲為夏車正,禹封為薛侯,奚仲遷于邳,十二世孫仲,為湯左相居薛,以國為氏。見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
【字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