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諧,詥也。从言,皆聲。”
【釋形】
諧,金文右部與中山王
鼎、壺之皆字作“
”形相似,隸變作“
”,而此收蔡侯
盤銘字右部隸變可作“
”,下部从口。从口與从曰意同,諧从“言”與从“曰”同,從銘意看應釋為“諧”字。一說“譎”字,說文:“譎,權詐也。益梁曰‘謬欺天下曰譎,从言,矞聲。’”其金文的右下部與“矞”形相似,可其上部很難釋為“矛”形。由此,蔡侯
盤銘有讀為“庚譎穆好。”其第一字釋“庚”,顯然是“康”之
,第三字釋為“穆”,因拓本殘泐,其“禾”字形的另一半,無法辨認,所見釋之為“龢”。
【釋義】
和諧,融洽。蔡侯
盤:“康諧龢[或穆?]好,敬配吳王。”左傳·襄公十一年:“如樂之和,無所不~。”
【字例】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