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鯀,魚也。从魚,系聲。”
【釋形】
鯀,西周中期金文,从魚、从系,系亦聲。象人手持垂線釣魚之形,示用絲線垂釣魚,是典籍訓為魚義,則釣魚猶捕漁,亦應為漁義。
【釋義】
(一)通“禦(鯀,讀yù)”,剛鯀卽剛禦。史牆盤:“(憲)聖成王,(左)右剛鯀,用肈(肇)(徹)周邦。”剛鯀,王輝商周金文註引:“銘文選說:‘,从索受聲,受柔旁紐同部,音近假借。从友會聲,當假作會字。會有和義,……柔會卽柔合……鯀……楚辭·離騷作鮌……今案此字象以手持絲釣魚,與甲骨文漁字相同……剛漁當讀為剛禦……與剛漁皆指成王輔佐大臣的柔剛相濟的德性而言。’裘錫圭‘疑為讀為“受任剛謹”。’徐中舒師說鯀以梗直著名。此句‘言成王左右各級大臣皆剛強梗直之風’。”抑或鯀義為繫,見“綬”字條(一)。(見1530頁)
(二)人名。鯀還鼎:“鯀還乍(作)寶用鼎。”
【字例】
還鼎
史牆盤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