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源辞典,字源查询,字源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fán緐)附袁切

【釋形】
 ,金文从勹,聲;或从广,繁聲;或不从勹,卽“”。說文:“,馬髦飾也。从糸,每聲。春秋傳曰:‘可以稱旌乎!’或从,籀文弁。附袁切。”从“勹”者亦應為“”之異構字,例如“復”字,金文或作“”。又“匌”字,金文从,从合。匌,讀kè,又讀gé。玉篇:匌,“或作佮、合”。從金文有“”字看,當是鼎之別名。王寧羅衛東春秋金文四章編號66“”字,列舉蔡大師鼎:“飤”,春秋金文中或作“飤”,或作“飤”,云:“如02573鄧公乘鼎:‘鄧公乘自乍飤。’或作‘飤’,如02279仲義:‘仲義自乍飤’;02716庚兒鼎:‘王之子庚兒自乍飤’。或說讀為‘食飯’,指器物的用途。它們在金文中用為器物名,常指鼎或簋。”故知,乃讀為“”聲。陳直讀金日札王子庚兒鼎案云:“‘飤’應作‘飤槃’解。”“‘’字从勹,當卽‘匋’字省文,篆讀如‘包’字……如‘’之作‘’,‘簋’之作‘’,皆其證也。”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从,勹為疊加音符。,并紐;勹,幫紐;均屬唇音。”引□子:“飤”,“,讀飯(fàn)。”
 趙平安先生從語言學的角度看東周時期鼎的一類別名文中列舉了銘文緐、之用例,云:
 緐、可以稱為緐系字。據漢字孳乳演變的一般規律,參攷實際行用的狀況,作為鼎的自名,大約先借緐為之,是在借字上增加偏旁的結果。字从鼎,強化和印證了緐作為鼎的自名的性質。
 從讀音和功能兩方面考慮,緐、、鈑都應讀為覍(、弁)。它們都是元部字,聲母都是唇音。古代緐、反聲系和覍(、弁)聲系多通用。如緐的或體作,从糸聲;瀪从泉緐聲,讀若飯(从食反聲);飯或寫作(从食弁聲)。覍是笲的本字。緐、、鈑共同的語源極可能就是笲。
 唯八月初吉乙亥,擇其吉金自作鼎,其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之(,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圖版貳,1、2)。
 這件器物時代為春秋中期偏早或春秋早期偏晚,器形為盞,自名鼎,是因為盞來源于鼎。同一來源的器物,像盤、匜、簋、盨等,名稱往往可以替代,因為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同質的特點。盞和鼎可以視為同質,鼎和覍鼎亦相當。
 從上面的論證看,東周金文中的緐、、鈑、覍記錄語言中的同一個詞,語源是笲。(摘自考古,2008年12期)此說可參。
 ,說文:“冕也。周曰,殷曰吁,夏曰收。”周曰句,王筠句讀引士冠禮:“弁,名出於槃。槃,大也,言所以自光大也。冔(卽吁),名出於幠。幠,覆也,言所以自覆飾也。收,言所以收斂髮也。”說文無“笲(biàn)”字,典籍訓為竹器。儀禮·士昏禮:“婦執笲棗栗,自門入。”
 【釋義】
 食器。寬兒鼎:“自乍(作)飤(飼、食)。”乙簋:“乙自乍(作)飤,其眉壽無(期)。”或作“緐”,庚兒鼎:“王之子庚兒自作飤緐,用征用行,用龢用。”或作“”,鄧公乘鼎:“鄧公乘自作飤,其眉壽無期。”亦有作“鈑”者,孫宋鼎:“孫宋之飤鈑。”又有“”“簋”“鼎”等,如王孫:“王孫乍(作)□□飤(簠)。”王子:“王子酢(作)飤鼎。”王孫壽甗:“王孫壽(擇)其吉金,自鑄飤鬳(甗)。”
 【字例】
 


 

乙 鼎


 


 

簋 


 


 

居 簋 


 


 

庚兒鼎 


 


 

寬兒鼎


 


 

楚子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