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形】
,从龜,从火,霝聲。龜,龜甲,上古先民預測吉兇、行風施雨、作戰出征等活動中,總是首先離不了占卜。用烏龜腹甲或牛肩胛骨,用燃燒的木炭條炙灼,觀察出現的裂紋以判斷兇吉。故字从龜,从火,从霝。當是“靈”的本字。玉篇:“靈,神靈也。”龜、黽形相近並為同類屬,金文作構件每有混用,如“竃”字,小篆下从“黽”,從金文之形及與“穴”合體構意看,亦與
字所从“龜”造形構意相類。
【釋義】
(一)威靈。叔夷鐘:“
力若虎,堇
(勤勞)其政事。”國語·晉語四:“若以君之靈,得復晉國,晉楚治兵,合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二)人名。叔夷鐘:“毋疾毋己,至于枼(世)曰:武
(靈)成。”陳直先生云:“‘己’為‘殆’字之假借,廣雅·釋詁一‘殆,壞也’,謂毋疾毋殆壞也。‘武靈成’謂靈公桓武有功也。”
(三)通“令(
,讀lìnɡ)”。叔夷鐘:“尃受天命,
伐
(夏)司,
(貫)氒(厥)
(靈)
,伊少臣隹(唯)
(輔)。”陳直先生云:“‘
氒靈
’者,廣雅·釋詁:‘貫,行也。’‘靈,’讀為‘令’,‘薛’,為‘
’字之假借。說文:‘
,治也’。言成湯行美政,由伊尹輔治也。”
【字例】
.JPG)
叔夷鐘
.JPG)
叔夷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