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役 |
字源 | 役yì ![]() ![]() ![]() ![]() ![]() ![]() ![]() ![]() “役” 本指戍守边疆。《说文》 : “役,戍边也。” 商代的甲骨文是一只手执一槌状物在击打一侧身的人形,这说明古时戍边多是被迫和奴役。秦小篆将甲骨文的人形写作 “彳” (是 “行” 字的省文,作为部首表示行走、行动) ,手持槌形写作 “殳” ,殳是古兵器(详见 “殳” 释) ,与 “彳” 字组合成 “役” 字。“说文古文” 的人形与甲骨文相同,只是所持槌形变为横写的 “弓” ,字义不悖。隶书(汉《曹全碑》 )对小篆的笔画删繁就简,拉平取直,跳出象形字的行列。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