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 本指又一天天亮。《说文》 : “昱,明日也。” 甲骨文写作“
、
” 。 左边是一 “日” 字, 表示太阳和时间一天(日) ; 右边是羽毛的 “羽” 。用羽毛扇动,光线一明一暗表示又一天(日)过去又回来。金文、 石鼓文写法变化很大, 写作 “
、
、
” 。 或只用一反一正两片羽翅表示,或加声符 “立”会意,但都延续了羽翅扇动而变化明暗的构想。小篆从金文中抽出 “日” 和 “立” 两个元素写作 “
” , 摆脱了羽翅说的框架; 同时将“羽” 、 “立” 另组成一字“
” (翊、 翌), 强调了羽翅是飞的特征。《说文》: “翊,飞貌。” 因此 “翊” 字也通 “昱”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