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娩”古文字写作“㝃” 。本义是生孩子, 母体解免负担。 “㝃”字经历了形和义的巨变。早期甲骨文写作 “、 、 ” , 上像产妇下体和产道,下像助产士双手。此时婴儿处于母体内,自然幽暗不明,所以有学者释此字为“冥” ,并非无据(详见“冥”释文)。此后,字形分化,也指分娩。小篆写作“” , 成为《说文》: “生子免身也。从子, 免声”的形声字。后隶书也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