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是睡眠中大脑活动产生的幻觉。《说文》称: “梦,不明也。” 甲骨文写作 “、、、 ” , 象人睡在 “” (床)上有所动作形。 会意梦中有所感觉, 出现梦幻。 战国楚帛书省去床形, 写作 “” 。 小篆又分化为 “” (夢, 加 “夕” 表示梦常发生在夜间) “” (㝱)两个字。 隶书(唐·韩择木书)以平直的笔画写作“” , 完全失去古文字形, 成为今文。
“寤” 是人睡醒后有一种想说的感悟。所以 “寤” 也通 “悟” 。《说文》 : “寤, 寐觉而有(言)曰寤。 ” 金文写作 “” 。 左边是一刚睡醒打哈欠的人; 右边是感悟的 “悟”省去 “忄” 。字义表达的很生动。“说文籀文”写作 “” 。 在 “” 字下加一 “吾” , 表示 “悟” (吾)是在睡梦中感到的。小篆进一步省略笔画, 写作 “”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