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烖” 字是指因大水、天火和战争引发的祸害。《说文》 : “烖,天火曰烖。 从火, 声。 灾, 或从宀、 火。 ” 甲骨文表示 “灾” 的字形很多: “、 ” (灾)是火烧房屋形, “、 ” (𡿧)是大水泛滥形,“、 ” (烖)是战火杀戮形, 或象形, 或会意, 或形声, 足见古人对灾害的重视程度。 “说文古文” 写作 “” , 是水、 火并发的会意字。“说文籀文” 写作 “” , 是从火, 才声的形声字。 小篆归纳为 “灾” 和“烖” 。 隶书(汉《白石神君碑》 )写作 “” , 虽跳出古文字形, 却保留着火烧房的结构。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