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𠤗” 是 “疑” 的初文。 “𠤗” 指犹疑不定。 甲骨文1写作 “” , 象一人拄杖左右张望,不知方向。甲骨文2另加一表示行走和路口的 “亍” ,更增强了迷路的疑惑感。 《说文》 : “𠤗, 未定也。 ” 本身已经有了迷惑、疑问的意思。金文在此基础上加 “牛” 和 “止” 等字符,表示放牛走迷了路,止步张望,丰富了生活气息。《说文》 : “疑,惑也。” 小篆在规范笔画时写作 “” (疑)和 “” (𠤗)两个字, 渐离原字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