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是从里面到外面。与 “进” 相对。“出” 是个会意字。甲骨文1写作 “” 象人的脚(趾)从洞口走出的形状。 甲骨文2-3加 “彳” (读chì,行的省文)或“行” ,表示 “出”是行走义。金文、石鼓文、小篆随甲骨文1的写法,只是洞口成不规则形。战国时的《侯马盟书》将脚(趾)写作 “” (小草)形。 所以《说文》称: “(出)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虽与甲、金文示意不合,但从由里到外的字义讲并不相悖。隶书(汉《史晨碑》用平直的笔画取代了小篆的圆弧笔画,从而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