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 的本义是使用、雇用。《说文》 : “庸,用也。” 甲骨文写作“、 ” ,金文写作“、 ” , 小篆写作“” 。上边均为 “庚” (一种状如 “拨浪鼓”式的乐器) ,下边是 “用” ( “用” 是大钟镛的省文,也是占卜用的龟骨形, 因此多指使用义)。 后小篆另加 “人” , 写作 “” , 强化了雇佣义。《说文》: “傭,均直(值)也。” 意思是劳资平均、均等、相值。 “庸”字作为声符, 加 “金” 成 “镛” , 小篆写作 “” ; 加 “土” 成“墉” , 《说文》: “墉, 城垣也。 ” 甲骨文写作“、 ” , 象有顶和台阶的房屋形, “说文古文”写作“” , 是城墙两端有亭楼建筑形, 将台阶化作小屋窗形,大屋外加一环墙,显示了 “墉” 的初形,《三体石经》保留了甲骨文基本特征, 小篆写作“”。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