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是古人祭祀时将羽冠戴在头上,模仿鸟(图腾)舞蹈的情景,后多指昆虫或鸟类的翅膀。 《说文》: “翼, 翅也。 从飛(飞) , 異声。 ,篆文翼从羽。 ” 金文、 小篆分别写作 “、 、 、 、 ” 。 上边均作“羽” 和 “飞” 。“飞” 和 “羽” 字出一源,都是用鸟的羽翅表示飞翔义。下边的 “異” 字并非完全表示读音。“異” 是古时祭祀时将面具戴在头上,因此异于常人(详见“异、戴”释文)。 隶书《景君碑》写作“” 。
注: 早期甲骨文、 金文直接用鸟的翅膀表示 “翼” , 写作 “ 、 、、 ” 。 此字后来也表示 “翌” 和 “昱”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