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辰 |
字源 | 辰chén 䟴 ![]() ![]() ![]() ![]() ![]() ![]() ![]() ![]() ![]() ![]() ![]() ![]() “辰”是“振” 和 “震”字的初文。借指大辰星。《说文》: “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商代农民用蜃壳(蛤蚌贝壳)作镰刀,在蜃壳背部穿孔扎绳缚在拇指上,用来掐断禾穗。“辰”字的甲骨文正象蚌镰缚于手指的形状。蜃壳本应呈圆弧形,因甲骨文是用刀刻笔画的,转折不便,故作方折。如同甲骨文刻 “日” 字成方不成圆一样。金文不仅将蜃壳画圆,且加 “手” 或“趾”表示动词。此字经《秦简》至小篆已无象形字特征。隶书以平直的笔画彻底改变了古字形而成为今文。后以 “辰” 作声符衍生出 “䟴、振、 震” 等字。 注: 释 “辰” 形诸学者有歧义。一、“以手振石” ; 二、“蛰伏之虫” 。存参待考。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