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迟 |
字源 | 迟chí 遲;徲;𨒈 ![]() ![]() ![]() ![]() ![]() ![]() ![]() ![]() ![]() ![]() “迟”是动作缓慢。慢慢地行。引申迟钝。《说文》: “迟,徐行也。” 因“迟”指慢行,所以甲骨文中有一“彳”字符(彳读chì,是 “行”的省文。作为部首表示行动、走)。另一边是“尼”字( “尼”是亲昵的“昵”的初文。是两个人臀部相摩的形状。亲昵自然是缓慢缠绵的动作),与“彳”组合起来,恰可表示 “动作缓慢” 。金文和 “说文籀文”将甲骨文的 “彳”写作“辵” (读chuò ,是“彳”字下面加一表示脚和走的“趾”。后俗称 “走之” ),而将甲骨文的 “尼”字写成“辟”字,即受了刑的奴隶形(详见“辟”释)。受了刑的奴隶行动自然迟缓。字义与甲骨文不矛盾。小篆有两个写法: 一、将金文的“辟”写成“犀” 。“犀”是“犀牛” ,但从字形讲是人身后尾随着牛,行动自然不快; 二、将“辟”字的“辛”省笔作“二” ,属古简化字。隶书(汉《礼器碑》、晋《辟雍碑》 )分别写作“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