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是用耳朵接受声音。《说文》 : “听,聆也。” 甲骨文写作“、 、 ” , 用 “” (耳)和 “ 、 ” (一口或多口)表示口在说话和喧嚣, 使 “耳有所得” 。 金文写作 “、 、 、 ” , 仍由“、 ” (耳)和 “” (口)会意, 其中有加 “” 作声符者是由会意向形声转变的开始。 小篆写作 “” , 成为 “从耳、 恴、 壬声” 的形声字。 隶书(汉《曹全碑》 )写作 “” , 成为今文。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