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城 |
字源 | 城chéng ![]() ![]() ![]() ![]() ![]() ![]() ![]() ![]() ![]() ![]() ![]() ![]() “城” 是用于防守都邑民居的墙。内城称城; 外城称 “郭” 。《说文》: “城,以盛民也。” 《墨子·七患》 : “城者,所以自守也。”早期的金文1-3左边是有亭台的城郭形; 右边是表示兵器,武装的斧钺形。会意有武装护卫的城邑。后期的金文省去城郭形,改为 “土” 字。一是便于书写,二表明当时的城墙多是夯土结构。同时,“斧钺” 的形状已近乎 “成”字。为构成形声字创造了条件。“说文籀文” 近乎金文,左边是城郭形,右边已是“成”字。小篆确立了 “从土,成声” 的结构。隶书(汉《孔宙碑》和《汉简》 )将小篆的笔画拉平抻扁,跳出古文字形。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
随便看 |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19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