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153页
会意字。此是“梦”的本字。甲骨文中作“”,像人躺在床上而眼睛睁得很大,表示人睡着了却看见了东西,即是做梦之意。字的本义即是做梦。篆文中又增加了房屋的象形“宀”和表示夜晚的“夕”作形符,以表示晚上在寝室里躺在床上睡觉而做梦。但字中像床形的部分被误作“疒”。这时应隶定为“㝱”。这个字见于古籍中。《淮南子·俶真》:“方其㝱也,不知其㝱也,觉而后知其㝱也。”由于字形有错误,所以《说文》把此字解释为“从穴,从疒,夢声”。由于“㝱”字笔画太多,后来省去了后加的形符“宀”,也省去了像床形的“爿”,而把字写作“夢”。“夢”基本上是由甲骨文中的“”加“夕”演变而来的。《说文》不知这些,把“夢”误解为从夕,瞢省声,误认为本义是不明。其实“夢”是“㝱”的省体,本义也是做梦。在北宋的时候,出现了由“夢”的草书而来的行书“梦”字。明清时代,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又出现了由行书“梦”楷化而成的楷书“梦”。新中国成立后简化汉字时,把“梦”作为简体字,而“夢”又被废弃了。(张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