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文编》121页《汉语字形表》113页《说文》64页
形声字。《说文》:“楚人谓卜问吉凶曰𠭥。从又持祟,祟亦声。读若赘。”甲骨文﹑西周金文,皆从又,从柰。“柰”﹑“奈”﹑“祟”本为一字,形体讹变而分化为三。《说文》“隸”与“𨾀”同字,“歀”与“款”同字。楚卜筮简“奈”皆读“祟”,所从“
”即“木”的省变。小篆“𨾀”﹑“𠭥”等字所从的“祟”当是“柰”或“奈”的讹变。“𠭥”在甲骨文中多用为报答鬼神赐福的祭名,典籍中多用“赛”或“塞”。《说文》“楚人谓卜问吉凶曰𠭥”可能是后起的意义。前人已经指出,“𠭥”是“筮”的借字。《仪礼·士冠礼》郑玄注:“筮,所以问吉凶。”“筮”是禅纽﹑月部字,“𠭥”有章纽﹑月部的读音,古音极近。“𠭥”的“卜问吉凶”义是假借之说可信。(李守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