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字源

精纽、鱼部;庄纽、语韵、侧吕切。

《金文编》925页《战文编》925页《说文》299页《睡甲》209页《篆隶表》1016页

形声字。《说文》:“俎,礼俎也。从半肉在且上。”《说文》及《说文》学家们释“俎”字字形有误,但训其本义则是。于豪亮《说俎字》:“三年𤼈壶其铭文是:‘隹(惟)三年九月丁巳,王才(在)(鄭),鄉醴。乎(呼)虢叔召𤼈,易(锡)󷞬。已丑,王才(在)句陵,鄉逆酉(酒)。乎(呼)师寿召𤼈,易(锡)。……’”“彘就是豕。《方言·八》:‘豬,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因为彘是豕,所以彘俎就是豕俎。豕俎在《仪礼》和《礼记》中常见。……由于《仪礼》和《礼记》多见豕俎,可以证明豕俎就是彘俎,从而也就证明了就是俎字。”王人聪《释西周金文的“俎”字》:“香港徐氏艺术馆藏有一件春秋时期的郑太子孙壶,此器未经著录。……现将壶铭释录如下:隹正五月初吉壬申,余鄭大子之孙口兵择余吉金,自作宗彝,其用享用孝于我皇文考,不春秋岁……至于子子孙孙参拜稽首于皇考剌,卑迈世无期,亟于后民,永宝教之。壶铭第七行第三字及倒数第三行第二字,其字形结构与三年𤼈壶的字相同,可知即系一字。由壶铭的上下文义,亦可知此字当读为‘祖’,壶铭云‘我皇文考’,即‘我皇祖文考’:‘剌’即‘剌祖’。于此又可知字在此假借为‘祖’。再联系𤼈壶‘彘’之词义,即可证知及此壶之,当即与‘祖’音同的‘俎’字。”“伍士谦云:‘按《殷周青铜器通论》图版四殷饕餮蝉纹俎,象两足之几,俎面为矩形,侧视之正为形。俎字之,当即之讹变,此象形字也。……’伍氏的意见是很正确的。金文字,左旁象俎足,右旁则象俎面,全字构形为一侧视之俎形。……由此可知小篆俎字左旁的,是金文字表示俎足的之讹变,而不是如孙诒让及唐兰先生所说的是金文字中肉形的移写。”由上引资料可知,俎本像带足的切肉放肉的砧板,是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说文》学家不识俎字构形,以前的古文字学家多认为宜俎本一字,把宜字当作俎,现在皆知其非。(周宝宏)

随便看

 

汉字字源辞典收录13864条汉字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20: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