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ziyuan/pu/201543290mw0.png)
《金文编》928页《战文编》930页《说文》300页
形声字。《说文》:“㪵,量物分半也。从斗从半,半亦声。”朱德熙﹑裘锡圭《战国时代的“㪵”和秦汉时代的“半”》:“字当释为㪵。……子禾子釜又有从升从半的㪵字……我们认为,和㪵是一个字的两种写法。许慎把这个字解释为‘量物分半’是很对的。斗和升都是量器,所以‘量物分半’的㪵字既可以用斗作意符,也可以用升作意符。”又:“不过在战国晚期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指半斗的例子。上引(11)(12)二器铭文的‘三’,似应解释为三个半斗。如果这种解释不误,则这种乃是半斗的专用量名,其事必当发生在以斗为最常用的容量单位的背景下,此与称半𪔉为半的习惯当有时代或地域上的不同。”按:本从八(当有分义,或认为分省)从斗,本义即为所量物品之一半。后字下所从之半讹为从牛或改为从牛,则又加意符斗作㪵,如子禾子釜之㪵字。(周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