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文编》739页《说文》228页《篆隶表》785页
形声字。从水,齊声。水名。凡二:1.古与江﹑淮﹑河并称“四渎”。《说文》作“泲”,他书作“济”。2.今名午河。源出河北省赞皇山。或名“泲水”﹑“泲河”。《说文》:“濟,水。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泜。”又,州名。又,《诗·大雅·旱麓》:“榛楛济济。”毛传:“济济,众多也。”以上读jǐ。又音jì。渡;渡河。《书·大诰》:“予惟往求朕攸济。”孔传:“往求我所以济渡。”引申为渡过﹑畅通等义。又,渡口。《诗·邶风·瓠有苦叶》:“济有深涉。”毛传:“济,渡也。”又,救助。《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老子甲》30:“启其闷,济其事。”引申为增益﹑充足等义。例不备举。濟所从声符“齊”,今简化作“齐”,凡所从者依例简化。(王逸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