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文编》666页《说文》205页《甲金篆》681页
形声字。从犬,亢声。本义指健壮的狗,读作kàng。《说文》:“犺,健犬也。”引申为健壮。《广雅·释诂》:“犺,健也。”王念孙疏证:“犺者,《说文》:‘健,伉也。’……伉与犺通。”“犺”的本义和引申义在文献中几无实际用例。“犺”又读作gǎng,指一种像猴的野兽,名为“犺狼”,也叫“狼犺”。《集韵·荡韵》:“犺,犺狼,兽名。”“狼,狼犺,兽名,似猴。”还有一种不是兽名的“狼犺”,“犺”音kàng,“狼犺”为叠韵联绵词,意思是笨拙或笨重。《西游记》第七十六回:“那呆子生得狼犺,又不会腾那,这一去少吉多凶。”还可以形容走路跌跌撞撞的样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下床出门,狼犺数步,复返身卧门内。”“狼犺数步”,如言踉跄数步。(郭小武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