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字形表》132页《汗简》8页《四声韵》72页《说文》72页《战文编》217页《汉印徵》卷4,2页《篆隶表》227页《隶辨》652页
形声字。从目,坴(lù)声。形旁目是眼的象征,表示睦的本义与眼目有关;声旁坴是从土﹑𡴆(lù)声的形声字,𡴆又是从屮(chè)﹑六声的形声字,坴在睦字中起表音作用,睦与坴并来纽觉部。睦字在西周金文已经出现,作从见﹑𡴫(lù,籀文𡴆)声。战国时形成两个发展方向:(一)沿袭西周繁体写法,左声右形改作左形右声,见省作目或变作囧(目与囧皆含光义,故古文字中每相通用)。后来三𡴆省作一𡴆,左右结构变为上下结构。(二)从目﹑坴声的字出现,成为后来的主流方向。隶变后楷书作睦,主要是笔势变化。《说文》本义是“目顺”﹑“敬和”,即和睦。《书·尧典》:“九族既睦。”古注训亲睦。此义亦假“陆”表示,汉碑《唐扶颂》:“内和陆兮外奔赴。”引申指亲厚。《礼记·坊记》:“睦于父母之党。”睦睦,恭敬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旼旼睦睦,君子之能。”(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