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文编》796页《说文》256页《隶辨》473页
形声字。从手,奄声。本义是隐蔽遮盖。《礼记·月令》:“君子斋戒,处必掩身。”引申为闭合﹑隐藏等义。又引申为乘人不备突然袭击的意思,如掩袭。后代方言中又引申出关闭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的意思,如:手被门掩了。在捕取﹑覆取的意义上,“掩”与“揜”是一组异体字。《方言》卷六:“掩,取也。自关而东曰掩。”戴震疏证:“掩,《说文》作揜,云自关以东谓取曰揜。”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掩”在战国古文中作“
”,为《说文》中“揜”字所本。(方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