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编》514﹑412页《类编》272页《说文》146页《汉语字形表》280页《楚系简帛》594页《睡甲》110页《银雀山》251页《篆隶表》484页
形声字。甲骨文作“”,即《万象名义》卷二十五之“”字,象形。其本义是一种昆虫,甲骨文中假借为“秋”。或添加了“火”旁作“”形。此即《说文》籀文之“”字。战国文字中多省文作“秋”,或添加了“日”旁。甲骨文:“戊寅卜,宾贞:今秋𢀛方其征于辔。”(《合集》6352)《说文》:“秋,禾谷孰也。从禾,𪚰省声。,籀文不省。”或以为“秋”是会意字。由于秋季收割后要烧荒以备播种,故从禾,从火会意。甲骨文中习见“今秋”,多是指季节之“秋”。从天文历法上说,秋是一年四季中夏后冬前的季节,但是甲骨文中只有春秋,没有冬夏。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故《说文》云“禾谷孰(熟)也”。《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又引申为“时机”﹑“时候”之义。又音训为“愁”等。同时它也是“鞦(秋)韆(千)”之“鞦”的简化字。(王志平)